于某,女,66岁。1989年2月9日,在安徽省某医院做胃切除术手,病理报告:胃窦部低分化腺癌。淋巴清扫6个中有3个转移。当年8月进行化疗,反应腹痛、腹泻,呕吐,不能进食,不能站立,不得不停止化疗。病人有冠心病、轻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减退及或肩关节周围炎。1990年6月17日初诊, [详情]
董某,女,65岁。有胃脘痛史7年余,1998年1月因胃脘痛加重及进行性消瘦就诊。经胃肠钡餐透视及纤维胃镜诊为胃体管状腺癌,按UICC(国际抗癌联盟)的胃癌新TNM分期法属IIIa期。病人感胃脘部嗔胀不适,隐痛与剧痛呈不规则的交替出现,食后胀痛加重,时恶心呕吐,用泛酸,纳呆,头晕乏 [详情]
胃癌表现之临床证候,以脾肾阳虚之寒瘀毒结症最多见,因此在治疗上,长脾阳以疏肝气,湿胃降胃以利胆气是关键之处。攻下法当是祛邪最有力的方法。成药处方(先用):化毒片 日5片化结丸 日1付和胃丸 6g,分2次服青龙 [详情]
临床治疗经验 胃癌指原发于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及包块、呕吐、黑便、消瘦等为主症。中医属于“胃脘痛”、“反胃”、“伏梁”、“心积”“徵瘕积聚”等,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言“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反胃,脉紧而涩,其病难治”。后代医家多 [详情]
胃癌现代医学对胃癌转移的认识淋巴结转移:胃部的淋巴结转移,多数按淋巴引流顺序,由近及远,由浅及深的发生转移,以第一站、第二站即胃周淋巴结转移最为多见,少数病例尚可呈“跳跃性”淋巴结转移,即近处淋巴结无癌转移,而远处淋巴结有癌转移现象。 转移途径:淋巴引流: [详情]
例1:丛某48岁,工人,1970年8月14日初诊。认吞咽不利,进食有噎感2月余为主诉而求诊。日进食150-200g,且只能进流食,伴有进行性消瘦,胸背疼痛,固定不移,偶有锥刺痛感,反胃、恶心,时有呕吐(为胃内容物),胸脘痞闷。脉弦细涩,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经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X线 [详情]
田某,男66岁。1981年3月4日初诊。食入作梗,胸膈憋闷,嗳气,矢气,吐痰涎后稍快,不久复阴如前。素嗜烈酒,最多时可1次饮1000g,并有长期吸烟史,日20-30支,诊舌红苔黄,脉细弦。先生怀疑为食道癌、胃癌,嘱病人做西医检查。拟方理气化痰、清热解毒、降逆和胃兼以活 [详情]
临床常用虎七散合旋覆代赭汤为基本方,辩证治疗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每能取得一定疗效。现将具体治疗介绍如下: 虎七散由壁虎、三七粉二味配制而成。取壁虎70条焙干研面,加三七粉50g拌匀,空腹每次服3-4g,日2次,黄酒或开水送下。汤剂基本方 [详情]
临床治疗经验 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粘膜的恶性肿瘤,在中医学中相当于“噎膈”范畴。我们认为“噎膈”发病不外乎内外两大因素,外因多为六淫侵袭,寒温失调,饮食不节,贪恋酒色等;内因则包括阴阳不和,脏腑内虚,七情郁结,气滞血瘀,顽痰恶血等,特别强调情志、痰结及气虚血枯对疾病的影 [详情]
食管癌现代医学对食管癌转移的认识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食管癌在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中占23.4%,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 转移途径:直接扩散、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病变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病变浸润越 [详情]
舒某,男,73岁,门号:03958,X摄片号:78178,CT号:5108. 患者自198年10月起常有左侧肢体抽搐伴短暂意识消失,小便失禁,口眼歪斜。当年11月去某医院诊治。左侧鼻唇沟变浅,舌向左侧歪,肌力V级,左肌张力>右,膝反射左>右,右侧巴氏征阳性,霍 [详情]
[病案举例]刑某,女,52岁。1986年3月始左上胸背疼痛,夜间加重,咳嗽,少痰,低热37.5°C左右,X片示:左上胸壁肿物,左肺门圆形阴影,边界不清。CT提示:左肺外带软组织肿块影,自胸壁向内突入肺野,表面不平,厚度2.8cm,穿刺取病理:肺低分化腺癌。X片提示:左第二肋骨溶骨性 [详情]
小结肺癌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尤为重要。但一般情况下,临床症状出现后,绝大多数已到了中晚期了,如何选择手术、放、化疗、中医药等进行规范化、个性化、人性化处理,实属必要。在临床中,无论选择那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时,笔者认为配合中医药治疗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中医药治疗 [详情]
临床病案实例分析 朱xx,女,70岁,南京市人。患者有几十年烟龄,平时咳嗽,胸闷。1999年底发现咳嗽吐痰带血。胸闷隐痛,活动气喘。患者经江苏省人民医院确诊为肺癌(中心型),查痰找到癌细胞。医生建议手术。家属考虑病人年龄大,放弃手术治疗。2000年6月15日 [详情]
临床病案实例分析张xx,男,55岁。浙江温州人。患者于1999年底,检查发现左下肺癌。化疗首次尚可,第二次化疗则体力不支。医院告其家属,癌已两肺广泛扩散,生存期约三、四个月。患者情绪十分低弱。2000年2月20日经人介绍来诊,症见消瘦乏力,声 [详情]
南京市中华门中医专家门诊位于南京市应天大街339号,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先后隶属于南京铁路医院、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专家门诊走自身发展的道路,发挥自身优势,彻底走以中医中药治疗肿瘤为主兼顾中医中药治疗疑难杂病为辅的道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直坚持做自己特色,重点开展中医肿瘤科、中医内科。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医院地址:南京市应天大街339号
固话:025-83248120 025-85573679
邮编:210000
免费班车班次:南京火车站、高铁南京南站、南京中央门长途汽车站等乘地铁3号线到雨花门站下车,沿应天大街向西600米到雨花村;2、公交 126路、14路、109路、 113路、126路、39路、 86路、 803路、110、116路等到应天大街梅花村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