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某,女,65岁。有胃脘痛史7年余,1998年1月因胃脘痛加重及进行性消瘦就诊。经胃肠钡餐透视及纤维胃镜诊为胃体管状腺癌,按UICC(国际抗癌联盟)的胃癌新TNM分期法属IIIa期。病人感胃脘部嗔胀不适,隐痛与剧痛呈不规则的交替出现,食后胀痛加重,时恶心呕吐,用泛酸,纳呆,头晕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柏油样大便,舌质淡、苔白,脉 沉细弦。处方:
黄芪、 党参、白术、 茯苓、 薏苡仁、 佛手、川梀子、延胡索、细辛、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白及、 砂仁、 蜈蚣、全蝎、甘草、水煎服,另大黄粉。冲服。
12剂后,胃脘痛大减,纳增,乏力减轻,大便色黄,仍时用它酸,上方加乌贼崩15g继服。上药随症加减服至年余,随访现仍存活。
[评按]《难经·八难》曰:“气者,人之根本也”,脾胃位居中焦,通连上下,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之气升降失常,出入无序,则百病变生。胃癌之发病,不外乎一则为气滞,如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调,或外邪犯胃,皆能导致胃气凝滞不通,日久气滞、血瘀,邪毒、食积、痰湿等互结,聚而成积;二则为气虚,此类病人年老体弱、气血亏虚,或素体中阳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气虚日久成积必致气滞,两者互为因果,同存一体,故治疗胃癌必益气行气并用,方能收效。顾氏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补 益脾胃,相辅相成,使补气而不壅滞,行气而不伤正,攻补兼施,相得益彰。我们体会,益气药不 仅可以改善气虚症状,减缓肿瘤发展及防止或延迟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功效。在益气行气的同时,配合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蜈蚣、全蝎、穿山甲等解毒攻坚消积之口,诸药合用,使正气得以渐固,邪气难以增长。胃癌进展快,发现症状后,如不进行手术治疗多数病人大约在1年内死亡,然而顾氏诊治的许多晚期胃癌病人,多能带瘤生存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