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晚期还能活多久?孙锡高主任介绍说,鼻咽癌如果不及时治疗,到了晚期常发生转移扩散,这对治疗是很不利的。很多鼻咽癌患者都会有心理恐惧感,特别是晚期患者心理恐惧感更加剧烈,总担心自己生命的结束,急于想知道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这种心理负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要相信医学、相信现代中医的发展成果。孙老治疗过很多鼻咽癌晚期的患者,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孙锡高主任根据40多年临床专业研究中医治疗中晚期肿瘤,独创“孙氏中医四段八法整体治疗体系”,此体系共分为四个阶段八大疗法,以中医整体治疗思想为基础,突出“心”“身”“医”“食”四个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稳步治疗。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孙氏中医理论,结合不同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因人、因病、因时制宜,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的效果。
孙主任运用辩证论治,以散、软、解、补四法治疗鼻咽癌晚期,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季先生,50岁,工人。2008年3月8日初诊。
患者于2007年6月偶然发现颈部右侧有一肿物,在当地医院拟诊为炎性肿块而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索治疗半月无效,遂于2007年10月l5日到某医院附属肿瘤医院诊治。查右颈部有肿大淋巴结共4粒,其中最大的为3.5cm×4cm,最小的为1cm×1cm,质中等,尚可活动,并见鼻咽顶后稍增厚,为粘膜下肿瘤,表面光滑,右隐窝变浅1cm×1cm。放射科X线胸、颅底、鼻咽侧位片报告:心肺未见异常,中颅以上未见破坏,鼻咽顶后壁稍变厚,呈双边影。病理检查报告:肿物活检为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癌。诊断右颈淋巴结转移癌、鼻咽癌。即行放射疗法,到12月中旬放疗结束,分段休息。复查见鼻咽肿物已控制,右颈部尚存有0.5cm大小淋巴结1个。并出现咽痛、胃纳差、恶心。于2008年3月经人介绍来门诊请孙锡高主任诊治。
患者被扶入诊室,自诉疲倦乏力、咽干口燥、胃纳差、进食后有恶心感、大便色黄、颈部病变部位有发热感。查咽红,声嘶,颈右侧稍肿胀,局部皮肤发红。右侧胸锁乳突肌上方可扪及一球形肿块,约1cmXl.5cm,质中稍硬,边缘尚清楚,可活动,无明显压痛,舌质淡红,苔灰黑焦干,脉弦细。中医诊断:失荣。治以软坚散结,养阴救液。处方:
夏枯草、生牡蛎、天花粉、牛地、川贝、麦冬、玄参、天龙(焙干研末吞服)。每日l剂,水煎服。
上方服13剂,右侧肿物缩小,局部皮肤发热减轻,精神好转,口干减轻,大便转为黄色,舌苔焦黑减退,转为黄黑相兼苔,脉弦细,原方天花粉,生地改为15g,加北沙参15g,1日1剂。上方进7剂,肿块继续缩小变软,局部皮肤渐转为常色舌质淡红苔黄腻,间有黑苔,脉弦细,按前方继续内服,并用双料喉风散水调外敷患处。
2008年5月8日四诊。进上方42剂,自述曾于4月27日去肿瘤医院复查,言已大为好转,右颈部肿物消失,原拟放疗计划取消患者要求继续用中药治疗,该院医生亦表示同意,查右颈部肿物已完全消失,局部皮肤转为常色,精神好,声音较前清亮仍咽干、痰多、舌淡红、苔黄腻,间有黑苔,脉弦细。按原方加白芍,每日1剂。
2008年5月29日五诊。患者于5月22日到肿瘤医院复查,鼻咽与颈部均未发现异常,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精神、胃纳均佳,二便调,微觉口干除右肩关节肩周炎外,其余如常人。舌淡红,苔黄白相兼,略有少许黑苔,脉细,处方:
夏枯草、天花粉、隹地、北沙参、生牡蛎、玄参、麦冬、川贝、白芍、甘草等。水煎服,隔日l剂。天龙2条,研末吞服,每天1次。
2010年1月26日来诊,自诉精神旺盛生活如常,每月服上方3剂,以资巩固。随访至今,一起正常。
孙锡高主任根据40多年临床专业研究中医治疗中晚期肿瘤,独创“孙氏中医四段八法整体治疗体系”,此体系共分为四个阶段八大疗法,以中医整体治疗思想为基础,突出“心”“身”“医”“食”四个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稳步治疗。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孙氏中医理论,结合不同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因人、因病、因时制宜,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的效果。
孙主任运用辩证论治,以散、软、解、补四法治疗鼻咽癌晚期,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季先生,50岁,工人。2008年3月8日初诊。
患者于2007年6月偶然发现颈部右侧有一肿物,在当地医院拟诊为炎性肿块而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索治疗半月无效,遂于2007年10月l5日到某医院附属肿瘤医院诊治。查右颈部有肿大淋巴结共4粒,其中最大的为3.5cm×4cm,最小的为1cm×1cm,质中等,尚可活动,并见鼻咽顶后稍增厚,为粘膜下肿瘤,表面光滑,右隐窝变浅1cm×1cm。放射科X线胸、颅底、鼻咽侧位片报告:心肺未见异常,中颅以上未见破坏,鼻咽顶后壁稍变厚,呈双边影。病理检查报告:肿物活检为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癌。诊断右颈淋巴结转移癌、鼻咽癌。即行放射疗法,到12月中旬放疗结束,分段休息。复查见鼻咽肿物已控制,右颈部尚存有0.5cm大小淋巴结1个。并出现咽痛、胃纳差、恶心。于2008年3月经人介绍来门诊请孙锡高主任诊治。
患者被扶入诊室,自诉疲倦乏力、咽干口燥、胃纳差、进食后有恶心感、大便色黄、颈部病变部位有发热感。查咽红,声嘶,颈右侧稍肿胀,局部皮肤发红。右侧胸锁乳突肌上方可扪及一球形肿块,约1cmXl.5cm,质中稍硬,边缘尚清楚,可活动,无明显压痛,舌质淡红,苔灰黑焦干,脉弦细。中医诊断:失荣。治以软坚散结,养阴救液。处方:
夏枯草、生牡蛎、天花粉、牛地、川贝、麦冬、玄参、天龙(焙干研末吞服)。每日l剂,水煎服。
上方服13剂,右侧肿物缩小,局部皮肤发热减轻,精神好转,口干减轻,大便转为黄色,舌苔焦黑减退,转为黄黑相兼苔,脉弦细,原方天花粉,生地改为15g,加北沙参15g,1日1剂。上方进7剂,肿块继续缩小变软,局部皮肤渐转为常色舌质淡红苔黄腻,间有黑苔,脉弦细,按前方继续内服,并用双料喉风散水调外敷患处。
2008年5月8日四诊。进上方42剂,自述曾于4月27日去肿瘤医院复查,言已大为好转,右颈部肿物消失,原拟放疗计划取消患者要求继续用中药治疗,该院医生亦表示同意,查右颈部肿物已完全消失,局部皮肤转为常色,精神好,声音较前清亮仍咽干、痰多、舌淡红、苔黄腻,间有黑苔,脉弦细。按原方加白芍,每日1剂。
2008年5月29日五诊。患者于5月22日到肿瘤医院复查,鼻咽与颈部均未发现异常,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精神、胃纳均佳,二便调,微觉口干除右肩关节肩周炎外,其余如常人。舌淡红,苔黄白相兼,略有少许黑苔,脉细,处方:
夏枯草、天花粉、隹地、北沙参、生牡蛎、玄参、麦冬、川贝、白芍、甘草等。水煎服,隔日l剂。天龙2条,研末吞服,每天1次。
2010年1月26日来诊,自诉精神旺盛生活如常,每月服上方3剂,以资巩固。随访至今,一起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