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医称乳岩。主要病因病机为七情太过,肝气郁结;肝郁脾虚失运,气滞痰凝;或年高体虚,冲任失调,日久致气滞血瘀,经络阻塞,结于乳房而成。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乳头溢液或为血性,乳头缩陷,皮肤粘连,以及腋下或锁骨上淋巴结因转移而肿大等。
根据目前临床乳腺癌患者多已行过手术、放疗或化疗等西医治疗,来就诊基本都已处于正虚的状况及并发转移症状已出现。并且都有西医治疗后的副作用或复发的病人。这类患者证情都较复杂,治疗亦颇为棘手。中医治疗应以扶正为主,并对兼症作辨证论治。目的在于尽量调动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达到扶正抗癌的目的。对于晚期病人,西医治疗乏术,中医治疗乳腺癌晚期患者强调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系统的调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效果理想。
案例分析:
陈女士,68岁。2013年9月23日就诊。病人于2年前行左乳乳腺癌根治手术,近年来左手臂逐渐肿胀连及指节,麻木不仁,皮肤发硬。
来诊时见:左手臂、手背、手指较右侧明显肿胀,不能握拳,苔薄,脉弦。
证属气血不足,脉络阻塞,水湿泛溢肌肤。
治以:益气活血,通络消肿。
处以:生黄芪、当归、赤芍、川芎、莪术、泽兰、丝瓜络、路路通、知母、炙鳖甲片、桑枝、益母草等,予7剂,以后随证加减。
用药1个月后,肿胀减轻,左手已能握拳,左手指活动亦较前灵活,再用药1个月,病人左手前臂、手背肿胀大部消失,病情稳定,气色红润,继用中药调理。
随访至今,陈女士表示身体很好,定期做复查,病情稳定;
[评按]乳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多因手术创伤、炎症水肿使淋巴系统及静脉受压,淋巴液及静脉血回流不畅而致。多经一段时间后消退,部分经年不消。此证多由于术后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脉络淤滞,不畅则肿,而且病久入络在血,瘀久化水,水瘀相辅,蕴于肌肤而成。故常用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兼用鳖甲片、丝瓜络、路路通等络消肿之品而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