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40岁,沈阳市沈河区
主诉:因出现腰腿痛严重入院检查。患者于2005年5月,出现腰痛、腿痛,到医院就诊,诊断为淋巴瘤,骨浸润,予以放化疗后症状改善,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治疗,病情稳定一年余。
2007年5月再度出现腰痛,腿痛症状,并逐渐加重。病理检查:2007-4-27,ECT检查报告示:第10胸椎见明显的异常放射性核素增浓影,左第八肋骨前外侧段、右第九肋骨背段略见异常放射性核素增浓影,余出骨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或稀疏区。结论:提示左第八肋骨前外侧段、右第九肋骨背段、第10胸椎浸润(建议3-6月复查)。
2007-11-2,腰椎MR平扫示:胸9、胸10、腰4、骶Ⅰ、双侧髂骨内信号异常,呈长T1混杂长T2信号,胸9、胸10、腰4椎体变扁。椎管结构清晰,未见异常信号。诊断:多发骨转移瘤并多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现腰痛加剧,伴晨起大汗,汗退后发冷,纳差,消瘦,舌质淡、有齿痕、苔黄腻、脉虚弱,为求进一步中医治疗来我院。
中医诊断:瘰疬
中医辨证:瘀毒互结,脾胃亏虚,经络不足,营卫不和,兼以湿热。
治则:化瘀解毒,健脾补肾,舒经通络,调和营卫,兼以清热利湿。
拟方: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扁豆、怀山药、薏苡米、川断、破故纸、红枣、生姜片、川断、千年健、木瓜、徐长卿、苡米、牛膝、桂枝等,水煎服,日一剂,一日2次。
复诊,患者用药后,疼痛大大减轻,仍有汗出,纳差,继续服中药治疗。中医辨证:瘀毒互结,脾胃亏虚,经络不足,营卫不和,兼以湿热。
治则:化瘀解毒,健脾补肾,舒经通络,调和营卫,兼以清热利湿。
拟方: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扁豆、怀山药、薏苡米、川断、破故纸、红枣、生姜片、川断、千年健、木瓜、徐长卿、苡米、牛膝、桂枝等,14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2次。
临床体会:一直坚持服用中药,孙锡高主任在针对病人热毒 痰瘀、津伤,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用鱼腥草、金银花、白花蛇舌草、黄芩、地胆管皮清热解毒;瓜蒌皮,贝母、葶苈子、薏仁化痰泻肺利湿;靠山红、长生草、郁金活血化瘀;用芦根、北沙参、麦冬、天花粉润肺生津,取得成功。
主诉:因出现腰腿痛严重入院检查。患者于2005年5月,出现腰痛、腿痛,到医院就诊,诊断为淋巴瘤,骨浸润,予以放化疗后症状改善,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治疗,病情稳定一年余。
2007年5月再度出现腰痛,腿痛症状,并逐渐加重。病理检查:2007-4-27,ECT检查报告示:第10胸椎见明显的异常放射性核素增浓影,左第八肋骨前外侧段、右第九肋骨背段略见异常放射性核素增浓影,余出骨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或稀疏区。结论:提示左第八肋骨前外侧段、右第九肋骨背段、第10胸椎浸润(建议3-6月复查)。
2007-11-2,腰椎MR平扫示:胸9、胸10、腰4、骶Ⅰ、双侧髂骨内信号异常,呈长T1混杂长T2信号,胸9、胸10、腰4椎体变扁。椎管结构清晰,未见异常信号。诊断:多发骨转移瘤并多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现腰痛加剧,伴晨起大汗,汗退后发冷,纳差,消瘦,舌质淡、有齿痕、苔黄腻、脉虚弱,为求进一步中医治疗来我院。
中医诊断:瘰疬
中医辨证:瘀毒互结,脾胃亏虚,经络不足,营卫不和,兼以湿热。
治则:化瘀解毒,健脾补肾,舒经通络,调和营卫,兼以清热利湿。
拟方: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扁豆、怀山药、薏苡米、川断、破故纸、红枣、生姜片、川断、千年健、木瓜、徐长卿、苡米、牛膝、桂枝等,水煎服,日一剂,一日2次。
复诊,患者用药后,疼痛大大减轻,仍有汗出,纳差,继续服中药治疗。中医辨证:瘀毒互结,脾胃亏虚,经络不足,营卫不和,兼以湿热。
治则:化瘀解毒,健脾补肾,舒经通络,调和营卫,兼以清热利湿。
拟方: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扁豆、怀山药、薏苡米、川断、破故纸、红枣、生姜片、川断、千年健、木瓜、徐长卿、苡米、牛膝、桂枝等,14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2次。
三诊:患者药后疼痛已解决,饮食渐好出汗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服药。
七诊:诸症解决,病人气色佳继续服药治疗;
随访病人,至今未见异常。临床体会:一直坚持服用中药,孙锡高主任在针对病人热毒 痰瘀、津伤,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用鱼腥草、金银花、白花蛇舌草、黄芩、地胆管皮清热解毒;瓜蒌皮,贝母、葶苈子、薏仁化痰泻肺利湿;靠山红、长生草、郁金活血化瘀;用芦根、北沙参、麦冬、天花粉润肺生津,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