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癌主要为鳞癌,腺癌很少见。多发生于下唇,常发生于下唇中外1/3间的唇红缘部黏膜。早期为疱疹状结痂的肿块,或局部黏膜增厚,随后出现火山口状溃疡或菜花状肿块。唇癌生长较慢,一般无自觉症状,以后肿瘤向周围皮肤及黏膜扩散,同时向深部肌组织浸润;晚期可波及口腔前庭及颌骨。唇癌的中医中药治疗,对唇癌的治疗有独特的疗效。专家介绍:唇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很快,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一些患者承受不了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中医治疗唇癌效果会更好,并且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很好的帮助。接下来具体的看下唇癌的中医中药治疗。
案例1.方先生,61岁,沈阳人。2010年11月19日初诊:口唇右上方生一肿物40余年,近一年来因经常碰破出血,肿物逐渐增大,无痒痛。2010年沈阳242医院病理检查示:基底细胞癌。初诊见口唇右上方(鼻唇间)有大约2.5cmX4.0cm大小,高2.cm肿物,触之坚硬,伴触痛,剥去痂皮见凸凹不平的粉红色糜烂面,有臭味,颌下右侧淋巴结肿大。证属热毒湿浊内蕴,上攻头面肌肤。治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处以:
白砒条:白砒,淀粉,加水适量,揉成面团,捻成线条状,待自然干燥备用。一效膏:朱砂、冰片,甘石,滑石粉,栗粉,麻油适量,调成糊状。局部常规消毒后,于肿瘤周围间隔0.5-1.0cm处刺入白砒条,深达肿瘤基底部,在肿物周围形成环形之后,外敷一效膏。2010年11月19日开始治疗,局部常规消毒后,沿肿瘤边缘插白砒条,中心插入二段,露出部分折断,外敷一效膏,每日换药(一效膏)1次。
5天后复诊,肿瘤变软变黑,形成坏死组织,与健康皮肤组织分离,局部清洁后,剪除坏死组织,露出新鲜面,外敷一效膏。
12月12日再诊:伤口愈合平坦,颌下淋巴结肿大消退而告愈。1980年7月复查,身体健康,能劳动,原瘢痕恢复平坦,10年无再发。
案例2.陈先生87岁。自诉左侧面部生肿物3个月,开始为一痣样损害,有痒感,搔后逐日增大,结痂,搔出血增大迅速。检查见左面颊部耳前方有1/2鸡卵大小之肿物,呈菜花状,色鲜红,有少许分泌物,有臭味。颌下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舌红苔黄脉弦。2011年5月9日辽宁省肿瘤医院病理检查:癌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核大小不一,有巨细胞形成索片癌巢浸润生长。证属热毒内蕴。治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处以:
清热解毒汤:生地黄,赤芍,连翘,茯苓,泽泻,马齿苋,蒲公英,忍冬藤,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1方:白砒,淀粉,加水适量,揉成面团,捻成线条状,待自然干燥备用。2方:一效膏:朱砂、冰片,炙甘石,滑石粉,片栗粉,麻油适量,调成糊状。
用法:局部常规消毒后,于肿瘤周围间隔0.5-0.1cm处插入白砒条,深达肿瘤基底部,在肿瘤周围形成环形之后,外敷一效膏。
本病例于2011年6月17日开始治疗,局部常规消毒后,沿皮损周边插入白砒条,中心插入三处,折断露在皮损外边的白砒条,上敷一效膏。2天后复诊,全身无不适感,局部疼痛可忍受,肿物稍有肿胀,一效膏换药。第6天三诊:肿物呈紫黑色坏死块,全身仍无不适感,颈及下颌淋巴结无肿大。常规消毒,剪除坏死组织露出新鲜创面,外敷一效膏。口服清热解毒汤,连服六剂。每隔1日换药(一效膏)1次,经29天,局部创面长平结疤告愈。追踪2年无复发。本方首先以白砒条腐蚀肿瘤,继而以一效膏祛腐生肌,并配合清热解毒散结,使邪有去路,共奏抗癌解毒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