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是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从间质细胞系发展而来,肿瘤迅速生长是由于肿瘤经软骨阶段直接或间接形成肿瘤骨样组织和骨组织;常用的治疗方案就是手术、放化疗;但这个病恶性程度非常高,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且容易发生转移,因此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服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贵在辩证,可以贯穿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而且与任何治疗都不冲突;配合西医治疗,一方面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帮助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另一方面中药可以调理病人身体,增强机体脏腑功能;循序渐进地治疗以求最大程度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1.周女士,25岁,江苏南通人。
周女士自述:咳嗽,腰痛半年,伴头痛头晕、伤口处疼痛两月。2013年3月底,因左臂酸痛,发现左上肢外侧有一硬结,偶有大便发黑。在市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软骨瘤,并于4月行切除术并行植骨手术。
术后病理:毛细血管瘤。术后一年出现左肩胛及伤口处疼痛,又到市人民医院检查,确定肿瘤复发。至2014年5月下旬到省肿瘤医院就诊,于6月27日行左肩胛带离断术。术后病理示:成骨肉瘤。骨母细胞为主型,伴硬化。8月12日作肺部CT示:1、双肺多发点状结节影,结合患者左肱骨骨肉瘤病史考虑转移性大; 2、脾脏增大,原因待查。因无法手术,医院建议回家休养。
2014年8月来诊,来时神清,精神欠佳,贫血貌,左臂缺失。
【治疗方法】
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及其它传染病史。患者于2009年5月因脑外伤做一次小手术,青霉素类药物过敏。
体格检查:T 37.0°C P 80次/分 R 18次/分 Bp 100/60 mmHg。
西医诊断:1、左肱骨骨肉瘤左肩胛离断术后 2、双肺转移 3 、中度贫血(缺铁性) 4 、脾大。
中医诊断:骨瘤、肺积。
中医辨证:肺热水湿。
治疗:清热利湿。方剂:桂枝汤加减。
用药处方: 白头翁、 薏米仁、枸杞、 紫石英、羌活、公英、 黄芪、 炒白术3、香附、夜交藤、炒枣仁、 石菖蒲、白蒺藜、大贝、葛根、川芎、白芍、 五味子、 蛇草、 毛狗、浮石、连翘、 百部、生麦芽、大活等,水煎服;
【治疗效果】2015年10月17日,复查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平扫未见异常,建议定期复查,患者继续巩固治疗至今,没有异常。
中医治疗贵在辩证,可以贯穿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而且与任何治疗都不冲突;配合西医治疗,一方面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帮助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另一方面中药可以调理病人身体,增强机体脏腑功能;循序渐进地治疗以求最大程度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1.周女士,25岁,江苏南通人。
周女士自述:咳嗽,腰痛半年,伴头痛头晕、伤口处疼痛两月。2013年3月底,因左臂酸痛,发现左上肢外侧有一硬结,偶有大便发黑。在市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软骨瘤,并于4月行切除术并行植骨手术。
术后病理:毛细血管瘤。术后一年出现左肩胛及伤口处疼痛,又到市人民医院检查,确定肿瘤复发。至2014年5月下旬到省肿瘤医院就诊,于6月27日行左肩胛带离断术。术后病理示:成骨肉瘤。骨母细胞为主型,伴硬化。8月12日作肺部CT示:1、双肺多发点状结节影,结合患者左肱骨骨肉瘤病史考虑转移性大; 2、脾脏增大,原因待查。因无法手术,医院建议回家休养。
2014年8月来诊,来时神清,精神欠佳,贫血貌,左臂缺失。
【治疗方法】
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及其它传染病史。患者于2009年5月因脑外伤做一次小手术,青霉素类药物过敏。
体格检查:T 37.0°C P 80次/分 R 18次/分 Bp 100/60 mmHg。
西医诊断:1、左肱骨骨肉瘤左肩胛离断术后 2、双肺转移 3 、中度贫血(缺铁性) 4 、脾大。
中医诊断:骨瘤、肺积。
中医辨证:肺热水湿。
治疗:清热利湿。方剂:桂枝汤加减。
用药处方: 白头翁、 薏米仁、枸杞、 紫石英、羌活、公英、 黄芪、 炒白术3、香附、夜交藤、炒枣仁、 石菖蒲、白蒺藜、大贝、葛根、川芎、白芍、 五味子、 蛇草、 毛狗、浮石、连翘、 百部、生麦芽、大活等,水煎服;
【治疗效果】2015年10月17日,复查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平扫未见异常,建议定期复查,患者继续巩固治疗至今,没有异常。
2.王某,15岁,学生;六个月钱左小腿上端疼痛,肿胀,不发烧,至当地医院诊治,经X光检查为左胫骨骨肉瘤,血检查:血红蛋白12g/dl,白细胞9200/mm,血小板18万/mm;患者因年龄小,不愿接受放疗,化疗,回到当地要求中药治疗。
症状:神疲倦怠,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咽干舌燥,入夜为甚,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左腿膝关节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感觉沉重,左腿比右腿细1cm,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则:滋补肾阴,填精益髓,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杜仲、龙骨、牡蛎、首乌、巴戟天、枸杞、黄芪等,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患者服药70天,症状明显改善,经X光摄片复查:“左胫骨骨肉瘤明显缩小,未见转移病灶”。现仍继续服中药治疗,健康状况很好。
体会,本病理发生发展的关键在于人体正气亏虚,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乘虚而入,导致脏腑及气血功能失常,使气滞,血於,痰凝,毒聚,最后形成结而不散的肿块。在治疗上采取了中医的补肾法,也是扶正的方法。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主藏精,而精能生髓,髓居于骨中,骨赖髓的生化有源。骨骼得到充分滋养而坚韧有力;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滋养骨骼,就会枯萎,就会收到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引起病变。
本病例采用了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之剂;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祖方,现广泛用于肾阴亏虚的各种症候;六味地黄丸纯阴重味,方中熟地,滋肾填精为主。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能滋肾固精,其性平和,宜于长服,三药合用,以达到三阴并补之功,又配茯苓淡渗脾湿,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菟丝子、枸杞能补肾益精,其质润多液,平补养阴,黄芪可助气壮骨,长于补血,强筋骨,巴戟天补肾缓和持久,龙骨,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首乌补肝益精血,通便,解毒,各药合用,使滋补而不留邪降泄而不伤正,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从而达到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之效。
症状:神疲倦怠,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咽干舌燥,入夜为甚,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左腿膝关节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感觉沉重,左腿比右腿细1cm,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则:滋补肾阴,填精益髓,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杜仲、龙骨、牡蛎、首乌、巴戟天、枸杞、黄芪等,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患者服药70天,症状明显改善,经X光摄片复查:“左胫骨骨肉瘤明显缩小,未见转移病灶”。现仍继续服中药治疗,健康状况很好。
体会,本病理发生发展的关键在于人体正气亏虚,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乘虚而入,导致脏腑及气血功能失常,使气滞,血於,痰凝,毒聚,最后形成结而不散的肿块。在治疗上采取了中医的补肾法,也是扶正的方法。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主藏精,而精能生髓,髓居于骨中,骨赖髓的生化有源。骨骼得到充分滋养而坚韧有力;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滋养骨骼,就会枯萎,就会收到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引起病变。
本病例采用了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之剂;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祖方,现广泛用于肾阴亏虚的各种症候;六味地黄丸纯阴重味,方中熟地,滋肾填精为主。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能滋肾固精,其性平和,宜于长服,三药合用,以达到三阴并补之功,又配茯苓淡渗脾湿,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菟丝子、枸杞能补肾益精,其质润多液,平补养阴,黄芪可助气壮骨,长于补血,强筋骨,巴戟天补肾缓和持久,龙骨,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首乌补肝益精血,通便,解毒,各药合用,使滋补而不留邪降泄而不伤正,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从而达到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