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肿瘤
原发性脑肿瘤是原发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颅内血管和胚胎组织的肿瘤,其发病率占全身肿瘤性病的1.5%~3%。在儿童中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分别为15岁之前与30—40岁之间,60%为胶质瘤 ,依其生物学特性又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但无论良性还是恶性,均可造成颅内压升高,危及人的生命。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化学因素(多环芳香烃、亚硝胺类化合物)、致瘤病毒、乳头瘤 病毒)以及胚胎残留组织等因素有关。
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措施。良性肿瘤经手术大多可愈,恶性肿瘤通过手术和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部分患者甚至亦可治愈。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中的“真头痛”“头痛”“头风”“厥逆”“呕吐”“癫狂”“痿证”等范畴。其发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正气拨虚弱、邪毒内聚、包含失调、情志所伤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痰、瘀、毒互结壅阻于清窍、导致清阳之气不得升,浊阴之气不得降而成。中医辩证多分为痰浊内阻、痰热互结、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型。
一、中医治疗
(一)辩证施治
1.痰浊内阻 头痛昏重,视物模糊,舌强语謇,恶心呕吐、痰多胸闷,身生肢倦,或喉中痰鸣,纳差食少,舌淡胖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或弦细。
【治法】燥湿化痰,软坚散结。
【方剂】涤痰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药物】山慈菇、法半夏、茯苓、胆南星、橘红、竹茹、石菖蒲、天竺黄、远志、天麻、郁金、白术、枳实等;
2.痰热互结 头痛剧烈,烘热昏胀,烦燥易怒,呕吐频频,或呈喷射状,痰多脓厚,不易咯出,面红溲赤,发热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平肝,涤痰降逆。
【方剂】龙胆宝珠肝汤合礞石滚痰丸加减。
【药物】生牡蛎(先煎)、珍珠母(先煎)、表礞石(先煎)、泽泻、山慈菇、蛇六谷、石决明(先煎)、瓜蒌仁、车前子、陈皮、郁金、胆南星、夏枯草、山栀子、黄芩、大黄、石菖蒲、知母、天花粉,苍耳子、守宫、龙胆等。
3.气滞血瘀 头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痛有定处,面色晦暗,颈强肢麻,或为偏瘫,便干。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舌底络脉色紫增粗或迂曲。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涩 。
【治法】活血化瘀,消各散结。
【方剂】通窍活血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蛇六谷、水红花子、地龙、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赤芍、牛膝、桔梗、枳壳、郁金、石菖蒲、僵蚕、白芷、柴胡、远志、甘草、麝香(另包,入15ml黄酒中分次与药液合服)0.5g。偏瘫者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4.肝肾阴虚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矇耳鸣、肢麻抽搐、口眼㖞斜、心烦低热,或湖热盗汗,溲赤便干,舌红苔少,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补肝益肾,滋阴息风。
【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减。
【药物】熟地黄、龟甲、蛇六谷、山药、茯苓、钩藤、地龙、枸杞子、菊花、山茱萸、牡丹皮、泽泻、川芎、僵蚕等。口眼歪斜者合镇肝熄风汤加减;视物模糊或复视者,加服石斛夜光丸,每次2g,每日3次。
5.脾肾阳虚 头痛头晕,面㿠倦子,耳鸣耳聋,视力减退,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溲清便溏。舌淡或胖,苔白,脉沉细或无力。
【治法】补脾益肾,温阳止痛。
【方剂】地黄饮子加减。
【药物】黄芪、核桃枝、熟地黄、山药、茯苓、枸杞子、泽泻、桑寄生、肉苁蓉、石菖蒲、巴戟天、山茱萸、石斛、露蜂房、全蝎、炙远志等。
(二)随证用药
1.辨病用药 在辩证诊治的基础上结合辨病,选用1~3味抗脑肿瘤中草药,如胆南星、僵蚕、蜈蚣、全蝎、石菖蒲、露蜂房、远志、昆布、海藻、守宫、地龙、山慈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天麻、天竺黄、核桃枝、麝香等。
2.临证加减 头痛剧烈者,加川芎、白芷、蔓荆子、全蝎、蜈蚣、路路通;伴脑水肿者,加猪苓、泽泻、车前子、天麻、石菖蒲、白茅吴茱萸;麻震颤抽搐者,加天麻、钩藤、僵蚕、蜈蚣、磁石、珍珠母;视物模糊者,加决明子、茺蔚子、密蒙花、菊花;胁肋胀痛者,加柴胡、郁金、延胡索;痰多者,加胆南星、半夏、天竺黄、竹茹;烦热口渴者,加天花粉、南沙参、山栀子、石斛;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夜寐不宁者,加灯心草、远志、朱砂、酸枣仁;伴气虚者,加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伴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白芍、制首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