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到了晚期就会出现转移,其转移通过血道转移者以骨、肺、肝居多,且常为多个器官同时发生。这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因素之一,因此鼻咽癌转移和复发治疗方法非常关键。
鼻咽癌转移途径具体有哪几方面表现?
远处转移:
鼻咽癌远处转移率较高,与原发肿瘤是否侵犯鼻咽腔外、颈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以及大小、部位有明显关系。肿瘤侵犯口咽或鼻腔的远处转移率较高。转移部位可以是单处也可以是多处。常见远处转移的部位为骨、肺、肝。而骨转移中以脊柱、骨盆和四肢多见。亦可发生胸腔、腹腔、纵隔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等部位的转移。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肾脏、肾上腺和腹膜后等区的转移。
淋巴结转移:
颈部淋巴结约占全身淋巴结的1/3,特别是深层淋巴结与肿瘤转移关系密切。鼻咽癌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早、转移率高的特点。转移淋巴结常是多个、大小不等、质硬的肿块,一般随病程进展由小到大,数量增多,逐步融合为巨大肿块,活动度逐步受限。通常转移由上颈部到下颈部,约一半患者有双颈转移,耳前淋巴结转移则较少见。
如何减少患者的鼻咽癌复发率和鼻咽癌转移率,从而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是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在鼻咽癌转移治疗上手术和放疗等都只能是针对癌细胞进行杀死,但是对患者身体损伤非常大,并从一定意义上助长了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发,因此中医药治疗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鼻咽癌转移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鼻咽癌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阴虚、血虚为主,标实以痰浊、毒热、瘀血为患,因此纵观各家辨证分型,实证者不外乎风热、热毒、痰热、痰湿、血瘀,虚证者多为阴虚、血虚、气虚、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根据病机,孙锡高教授在治疗时常以清热解毒、化痰祛瘀、软坚散结方法。
郑先生,44岁。安徽亳州人。
2009年6月患鼻咽癌,即予放、化疗处理,经数年治疗至今。近来病情发展,经多方治疗, 但效果不佳,反而副作用大,当地医生已放弃治疗,谓:“绝症,无法可医”。亲友四处探访,慕名前来就诊。
2011年3月11日初诊:望病人消瘦,鼻塞不通,时流浊涕带血脓水,头痛,下颌耳后广泛硬结,放疗后引起口干,舌头活动不利,进食时呛咳不已,心烦口渴,舌红,苔黄少津,脉细弦而数。
孙锡高主任经过辩证此病人证属长期放化疗后,阴伤津枯,正不胜邪,邪毒蔓延。治疗应以扶正养阴生津,清热解毒抗癌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孙主任拟方:再生草,大力子,苍耳子,大贝母,金银花,蒲公英,辛夷花,野菊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甘草,麦门冬,能消草,长生草,牡蛎,露蜂房,西洋参,七叶一枝花,斩龙剑等。水煎,日一剂。早晚饭后1小时服。
2011年4月26日二诊:病人服药后,头疼消失,睡眠安宁,药效明显。方药中的,守方继进二个疗程。
2011年6月15日复诊:吞咽已不困难,能食软饭,气色好转,精神状态好;但大便溏稀,大剂汤药不宜久用,乃拟 一丸方,缓图之:黄芪,白术,茯苓,夏枯草,天门冬,麦门冬,炙鳖甲,牡蛎,生地黄,丹参,能消草,熟地黄,七叶一枝花,甘草,先后服用两个疗程。(服用方法详细请咨询专家)病情日见好转,现病人生活情况良好。
中医治疗鼻咽癌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方法。中药治疗能修复鼻咽癌患者人体免疫机制,提高鼻咽癌患者人体免疫能力,有效清除鼻咽癌患者体内残留的鼻咽癌细胞和转移的微小病灶,以达到控制鼻咽癌生长、预防鼻咽癌转移、复发和恶化的目的,中医治疗还实现了延长鼻咽癌患者生存期、快速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多重目标,为无数鼻咽癌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