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中医临床中多属于“崩漏”、“五色带”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和冲任有关。崩漏、带下是冲任虚损、督脉失司,致使带脉有病;或外邪湿热,毒邪凝聚,阻塞胞络;或肝气郁结,疏泄失调,气血凝滞,瘀血蕴结;或脾虚生湿,湿邪化热,久遏成毒,湿毒下注,遂成带下。此病以七情所伤,肝郁气滞,冲任损伤,肝、脾、肾诸脏虚损为内因,外受湿热 瘀毒积滞所致。
常见的症状是白带增多和阴道出血。开始多见性交或检查后,量常少而 能自止,以后则可能有经期间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晚期宫颈癌压 迫或侵犯膀胱或直肠可有尿频、尿痛或血尿,排便困难,里急后重,粘液血便。晚期病人还 可见贫血、消瘦发热等症状。
在放疗期间或放疗之后配合中药治疗,可减轻副反应,且能提高疗效,辨证分三型,气 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气郁化火,拟清肝泻火;痰热血瘀,治以化痰散结,清热解毒,通 经活络。且比单纯放疗副反应轻,同时能减轻、减少远期后遗症。
孙锡高主任认为:宫颈癌治疗时,既要控制局部肿瘤,又要使患者以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使治疗所造成的形体损伤等生存质量的下降程度控制在最低水平。
中医治病,贵在辩证,关键在于辩证准确,一人一方整体辨证治疗,方药才能得当,方药得当,才能从根本上治好病。
孙主任临床50多年治疗中晚期肿瘤,其独创“孙氏中医四段八法”治疗体系,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该疗法是几百年来孙氏中医在癌症治疗方面的精髓,共分为四个阶段八大疗法,以中医整体治疗思想为基础,突出“心”“身”“医”“食”四个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稳步治疗。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孙氏中医理论,结合不同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因人、因病、因时制宜,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的效果。
“孙氏中医四段八法”治疗体系此疗法分四个阶段、八种疗法综合治疗,从而改善人体机制环境,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自愈力,减轻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杀灭残留癌细胞,排除癌毒素,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固本,清热解毒,消肿,预防复发转移,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
孙锡高主任治疗宫颈癌腰椎转移的临床案例
何女士,62岁,内蒙古木哈图陶勒盖嘎查人,病历号:100120。主诉:腰痛、腹痛五月余。现病史:患者于2005年11月份无明显诱因夜间突然出现阴道出血,色暗,量少,无腹痛、腹胀。经银川医院诊断,取活检:宫颈低分化鳞癌,浸润型。
遂住院行放疗30次,放疗后,情况好转。
2006年4月出现腰痛,腹部疼痛。兰州肿瘤医院行宫颈刮片示:未见恶性细胞,子宫附件超声示:宫颈肥大,质地不均,口服止痛药,对症处理。2006年7月腰痛加重,于北京肿瘤医院行骨扫描示:腰椎骨转移。CT示:左肺下叶可见小体影。因疼痛剧烈,为求进一步治疗而入住我院。
中医诊断:五色带下主证:腰膝酸软、疼痛、夜寐不安,便秘尿赤,舌红,苔少,脉弦细。
中医辩证:肝肾阴虚,毒热瘀结。治则:滋补肝肾,解毒清热。
拟方:太子参2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白扁豆12g,怀山药20g,薏苡仁15g,川断10g,破故纸10g,红枣6枚,生姜3片,千年健15克、牛膝10克、木瓜15克、丝瓜络15克。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2次分服。
同年7月二诊:患者服药7天后,疼痛有所缓解,自觉心慌、心悸,胃脘有不适,口苦咽干,食欲下降,舌呈地图舌,剥脱苔。便秘。
拟方:黄柏10克、薏苡仁30克、牛膝10克、木瓜15克、丝瓜络10克、大黄10克、竹茹10克、元参2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白芍3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5克等。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2次分服。
2006年11月三诊:患者精神可,面色红润,舌黄、苔干、口苦,便秘。疼痛较前好转。
拟方:黄柏10克,薏苡仁30克,牛膝10克,木瓜15克,丝瓜络10克,大黄10克,竹茹10克,元参2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白芍3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5克等。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2次分服。随访病人,至今未见异常。
临床体会:《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必须要直捣黄龙府。孙锡高教授在中医辨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辨病诊断,以补阳还五汤为主,结合清热解毒,破瘀消痰,以毒攻毒,予以积极的抗癌治疗,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取得了临床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