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淋巴转移症状:(1)淋巴结肿大: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其特点是肿大的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质硬,多可推动,早期彼此不粘连,晚期则可融合,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浅表淋巴结以颈部为多见,其次为腋下及腹胜沟。深部以纵隔、腹主动脉旁为多见。(2)淋巴结肿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主要是指深部淋巴结,如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压迫气管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及紫绀等。
临床验证表明,宫颈癌淋巴转移多不采用手术治疗,考虑到宫颈癌淋巴转移多属于宫颈癌中晚期症状,所以手术治疗已经不能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往往导致患者的体质更加虚弱。
专家建议,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应尽量避开放化疗等过度治疗,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伤害患者的正常细胞,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或者是并发症,并不利于后期的恢复和治疗。使治疗将变得非常棘手,科学的治疗是采用中医中药治本为主、西医西药治标进行综合治疗。
宫颈癌淋巴转移常以中医中药治疗,因为中医中药治疗理念多注重整体调节,标本兼治。中医中药治疗宫颈癌淋巴转移在杀死癌细胞,缩小瘤体、控制癌细胞扩散转移方面虽不如放化疗起效快,但是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整体效果却不亚于放化疗及其他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治疗宫颈癌淋巴转移还注重调节患者的整体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和抵抗力,达到治疗与固本同步的功效。
“中医认人,西医认门”,孙锡高主任临床50年临床治疗中晚期肿瘤,独创“孙氏中医四段八法”治疗体系。 适用于宫颈癌转移各个治疗阶段,他治疗宫颈癌淋巴转移强调机体整体性,一人一方整体辨证治疗,扶正祛邪,以人为本在控制原发癌肿和转移病灶上都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孙氏中医四段八法”治疗体系,治疗宫颈癌淋巴转移能从根本上对身体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整体调理,提升正气,增强抗邪毒机能,扶正与抗癌相结合,能够达到控制和预防癌细胞发展的目的。对正在放化疗的患者用此疗法能有效消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缓解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增加食欲,使患者体温正常,控制脱发,提高白细胞计数,达到减毒增效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抗癌能力。使病人快速进入康复期,达到延长生命,缓解病痛,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在关注宫颈癌淋巴转移治疗方法的同时,孙主任建议患者家属及其医护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病魔的信心,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配合饮食调理,适当的体育运动,药效发挥更好,疗效更佳。充分体现中医治疗癌症效果肯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孙锡高主任治疗宫颈癌腹腔淋巴转移的临床医案
刘女士,69岁,湖南人, 患者于2009年4月因阴道不适出血而就诊,经查体,病检确诊为宫颈癌ⅡB期病理为鳞状细胞癌,后行内外结合或放疗,6月份出现腹泻便血,一直延续至今4月后行改道手术,现经查,腹腔淋巴结转移,膀胱放疗性损伤。现症见:消瘦,四肢无力,腹泻2-3次/日,阴道出血,量中等,色为暗红色,纳可,量少,髋骨疼痛,外阴痒,眠可,口干,血糖增高。
中医辨证:瘀毒互结,气血不足,下焦湿热。
治则:化瘀解毒,益气养血,清热利湿。
治方:北沙参、石斛各20克,黑木耳6克,太子参、女贞子各20克,旱莲草30克,白芍、双花各20克,败酱草30克,川军炭15克,黑山栀10克,茯苓20克,明党参30克,甘草3克等。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病人症状减轻,面色红润,病人继续服用方药年余,诸证消失。随访病人病情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