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宫颈癌的形成是由于外受湿热,毒邪凝聚,阻塞经络;或肝气郁结,疏泄失调、气血凝滞,瘀血郁结;或脾虚生湿,湿蕴化热,久滞成毒,湿毒下注,以及身体虚弱,脉络亏损等等影响所致。
孙锡高主任根据50年临床专业研究中医治疗中晚期肿瘤,独创“孙氏中医四段八法”治疗体系,共分为四个阶段八大疗法,以中医整体治疗思想为基础,突出“心”“身”“医”“食”四个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稳步治疗。
孙主任治疗宫颈癌肠道转移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孙氏中医理论,结合不同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因人、因病、因时制宜,辨证施治。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是在强调个体差异的同时,从人的整体出发,而不是仅仅针对肿瘤,通过辨证论治,达到调理身体综合机能、平衡阴阳,从而“扶正祛邪”的目的。
孙主任在其著作《中医治疗中晚期肿瘤方论》一书中指出:宫颈癌延至晚期,常发生肠道转移,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多而恶臭、肠道梗塞、大便不通、便血、疼痛等症状,同时正气虚衰之象亦更趋明显。病人常有肝肾阴虚之症,如见头晕耳鸣,腰酸,手足心热,口干便结,舌质偏红,苔薄,脉细或细数等。治拟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加减。有时亦可见脾肾阳虚之象,如见腰酸肢冷,面色恍白,倦怠无力,带多腥臭,大便溏薄,舌体肥胖舌苔薄腻,脉缓或细涩。治拟温补脾肾为主。用参苓白术散、附桂八味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参考方有:
1.气阴不足者:
生黄芪30g小蓟炭l2g阿胶15g参三七6g当归12g生甘草6g红花3g紫草根15g
2.出血较多,阴虚火旺者:
杭白芍12g黄柏9g阿胶9g炙龟板l5g炙罄甲15g白莲须12g椿根皮l2g藕节炭12g墨旱莲24g地榆l2g等,水煎服,另用云南白药0.4g,1日2~3次,吞服。
曲女士,48岁,2011年6月20日初诊。
患者于2010年9月经哈尔滨某医院诊断为“宫颈癌三期”,故疗后半年内情况尚好,唯月经即无。一月前患肠梗阻,经保守治疗,至今大便难解而有便血,小便不畅,色黄赤。又经哈市某医院检查,诊为“癌变肠转移”,不能再放疗,亦不便手术。目前白带时流,量多质粘,恶臭异常,屡有便意。下腹坠胀且痛,面容憔悴,气弱语微,由人背来就诊。脉沉细而数,舌苔稍黄。脉症合参,证属热毒炽盛,气滞于中,津血亏损,形气耗伤,损害冲任而致。病在下治宜先清湿热毒邪,从二便而出,佐以行气开郁,补益养血。主要方药如下:
忍冬藤20g金银花20g紫花地丁12g蒲公英20g白花蛇舌草15g槐花15g冬瓜子20g制乳香10g制没药1Og香附炭1Og焦楂10g焦曲10g当归12g生地12g生黄芪20g人参面2g血竭面1g沉香面1g(分冲)
其诊8次,服药31剂,约1个半月。同年7月30日在北京某医院检杳,结果为:“直肠前壁只有僵硬、未触及肿块”。活体检查未见癌细胞。腹痛下坠轻微,大便正常,每天2~3次,爽快舒适,小便亦通畅,自己行走,不需搀扶,10年后依然健在。能料理家务,照看小孩,并不觉累。
此例宫颈癌肠转移,实因未能恰当控制,使湿毒蕴于体内,致使癌变发展迅速,便血日久, 以致正气亏耗,形气已衰;二致热从内生,热毒更甚。采用攻补兼施之法,在应用清热解毒、釜底抽薪治法的同时,兼以益气补血,使邪气得祛,正气渐复,病得以获愈。
以上诸方仅供参考。孙主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提倡一人一方。因为同一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用药也是不同的,详细用药情况可以在孙主任(025-83248120)的指导下用药。
孙锡高主任根据50年临床专业研究中医治疗中晚期肿瘤,独创“孙氏中医四段八法”治疗体系,共分为四个阶段八大疗法,以中医整体治疗思想为基础,突出“心”“身”“医”“食”四个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稳步治疗。
孙主任治疗宫颈癌肠道转移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孙氏中医理论,结合不同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因人、因病、因时制宜,辨证施治。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是在强调个体差异的同时,从人的整体出发,而不是仅仅针对肿瘤,通过辨证论治,达到调理身体综合机能、平衡阴阳,从而“扶正祛邪”的目的。
孙主任在其著作《中医治疗中晚期肿瘤方论》一书中指出:宫颈癌延至晚期,常发生肠道转移,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多而恶臭、肠道梗塞、大便不通、便血、疼痛等症状,同时正气虚衰之象亦更趋明显。病人常有肝肾阴虚之症,如见头晕耳鸣,腰酸,手足心热,口干便结,舌质偏红,苔薄,脉细或细数等。治拟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加减。有时亦可见脾肾阳虚之象,如见腰酸肢冷,面色恍白,倦怠无力,带多腥臭,大便溏薄,舌体肥胖舌苔薄腻,脉缓或细涩。治拟温补脾肾为主。用参苓白术散、附桂八味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参考方有:
1.气阴不足者:
生黄芪30g小蓟炭l2g阿胶15g参三七6g当归12g生甘草6g红花3g紫草根15g
2.出血较多,阴虚火旺者:
杭白芍12g黄柏9g阿胶9g炙龟板l5g炙罄甲15g白莲须12g椿根皮l2g藕节炭12g墨旱莲24g地榆l2g等,水煎服,另用云南白药0.4g,1日2~3次,吞服。
曲女士,48岁,2011年6月20日初诊。
患者于2010年9月经哈尔滨某医院诊断为“宫颈癌三期”,故疗后半年内情况尚好,唯月经即无。一月前患肠梗阻,经保守治疗,至今大便难解而有便血,小便不畅,色黄赤。又经哈市某医院检查,诊为“癌变肠转移”,不能再放疗,亦不便手术。目前白带时流,量多质粘,恶臭异常,屡有便意。下腹坠胀且痛,面容憔悴,气弱语微,由人背来就诊。脉沉细而数,舌苔稍黄。脉症合参,证属热毒炽盛,气滞于中,津血亏损,形气耗伤,损害冲任而致。病在下治宜先清湿热毒邪,从二便而出,佐以行气开郁,补益养血。主要方药如下:
忍冬藤20g金银花20g紫花地丁12g蒲公英20g白花蛇舌草15g槐花15g冬瓜子20g制乳香10g制没药1Og香附炭1Og焦楂10g焦曲10g当归12g生地12g生黄芪20g人参面2g血竭面1g沉香面1g(分冲)
其诊8次,服药31剂,约1个半月。同年7月30日在北京某医院检杳,结果为:“直肠前壁只有僵硬、未触及肿块”。活体检查未见癌细胞。腹痛下坠轻微,大便正常,每天2~3次,爽快舒适,小便亦通畅,自己行走,不需搀扶,10年后依然健在。能料理家务,照看小孩,并不觉累。
此例宫颈癌肠转移,实因未能恰当控制,使湿毒蕴于体内,致使癌变发展迅速,便血日久, 以致正气亏耗,形气已衰;二致热从内生,热毒更甚。采用攻补兼施之法,在应用清热解毒、釜底抽薪治法的同时,兼以益气补血,使邪气得祛,正气渐复,病得以获愈。
以上诸方仅供参考。孙主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提倡一人一方。因为同一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用药也是不同的,详细用药情况可以在孙主任(025-83248120)的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