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热门导读 HOT TAKEAWAY

万太保—身为中医,幸甚至哉

  他的使命从未更改,他的患者遍布四方;他的... [点击更多]

采访笔记

  记录:冯建伟  采... [点击更多]
医院地址
南京市应天大街339号
宫颈癌骨转移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19-10-06 10:56   浏览次数:1432

   
       宫颈癌到了晚期就很容易发生转移,而其中有以宫颈癌的骨转移为多。专家介绍,对于宫颈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已经较为成熟,对于患者也较为有效。不过在制定治疗方案是仍要认真考量患者的病情。

       对于宫颈癌骨转移的治疗首先主要从手术治疗开始。宫颈癌骨转移的治疗一般局限于Ⅱa期以前的病例,多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这其中包括一部分采取了术前放疗(多为腔内放疗)以及辅助化疗的患者。但对于个别侵犯部分膀胱或直肠的Ⅳa期病人,可考虑行包括部分膀胱的前盆切除或部分直肠的后盆切除,但由于手术难度及创伤均大,术后并发症亦多,且能否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尚无定论,因此临床上开展得较少。
 
       宫颈癌骨转移的放射治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针对宫颈鳞癌,适应于其各个期别,对于不能手术,或不适合手术有轻度合并症的患者可考虑,并且对于一些非常晚期的宫颈癌,包括骨转移患者,姑息放疗性可缓解疼痛,改善症状并延长生命。但是有严重的副作用,很多病人因承受不住痛苦放弃治疗。

       中医治疗宫颈癌骨转移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不能全部切除残余的癌细胞,放、化疗治疗对宫颈和造血系统有相当的副作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又能加强放、化疗的效果。  

       中医认为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宫颈癌骨转移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辩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孙锡高主任根据50余年临床治疗经验独创的“孙氏中医四段八法”整体治疗体系,此疗法共分为四个阶段八大疗法,以中医整体治疗思想为基础,突出“心”“身”“医”“食”四个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稳步治疗。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孙氏中医理论,结合不同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因人、因病、因时制宜,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许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该疗法是百年来孙氏中医在癌症治疗方面的精髓。

       孙主任认为治疗宫颈癌骨转移要从整体着眼,以人为本,全身治疗辨证给药,重点扶正固本,使正气恢复,挽回生机。同时予以解毒抗癌之药,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使用的药物,既峻猛攻邪,又使病人食欲增加,精神振奋,不伤其中任何一方。人体因病致虚者多见,因虚致病者少见,因此治疗宫颈癌骨转移的基本点,是驱邪,邪去正即安。宫颈癌骨转移的治疗,必以清除体内的“毒”为最终目的。
 
       孙锡高主任治疗宫颈癌骨转移的临床医案
 
       周女士,45岁,患者2002年行宫颈癌切除手术。因腰部疼痛于2004年9月行MRI,示:L4椎体信号改变,椎旁软组织肿块,考虑为转移灶。
 
       后行多次放化疗。止痛效果不是很理想,病情反复。诊:腰痛,遇冷加重,稍感肢体麻木,气短。舌淡,苔薄,脉沉。证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法当补肝肾,益气血,祛风寒,止痹痛。
 
       由于考虑到病人身体状况,由于病人身体虚弱,承受不住化疗副作用,医生建议中药治疗,后经医生介绍来到我处,孙教授主任中医师辩证属热毒蕴结,上热下湿,阻塞肺窍,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利湿散结为主。
 
       拟方: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吴萸10g,补骨脂10g,升麻10g,附子6g,寄生15g,生龙牡各30g,山药10g。按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健脾补气;吴萸、附子温阳;补骨脂、桑寄生补肾;升麻升举中气;生龙牡固摄,止血,安神。
 
       2005年11月17日第2诊,自述疼痛已除,舌红,苔薄,脉细。效不更方,继续服药,巩固治疗。
 
       2007年6月17日第3诊,患者坚持每月服用上方15剂,术后已过5年,CT复查未见复发。
 
       现症见:大便稀,左腹胀痛,劳累后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弱。证属劳倦伤脾,脾虚气滞导致疼痛。治当健脾益气,行气止痛。
 
       拟方:四君子汤加味: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厚朴12g,葛根12g,木香12g,黄芪30g。水煎服,日1剂。并辅以中成药慈丹胶囊。
 
       2009年4月27日4诊,自述服上方效果明显,多服则体力强健,进行轻便的劳动,不减当年,故坚持每月服6剂。
 
       随访病人,至今未见异常。
 
       临床体会:《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必须要直捣黄龙府。孙锡高教授在中医辨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辨病诊断,以补阳还五汤为主,结合清热解毒,破瘀消痰,以毒攻毒,予以积极的抗癌治疗,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取得了临床显著的疗效。


周女士,45岁,患者2002年行宫颈癌切除手术。因腰部疼痛于2004年9月行MRI,示:L4椎体信号改变,椎旁软组织肿块,考虑为转移灶。

 
       后行多次放化疗。止痛效果不是很理想,病情反复。诊:腰痛,遇冷加重,稍感肢体麻木,气短。舌淡,苔薄,脉沉。证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法当补肝肾,益气血,祛风寒,止痹痛。
 
       由于考虑到病人身体状况,由于病人身体虚弱,承受不住化疗副作用,医生建议中药治疗,后经医生介绍来到我处,孙教授主任中医师辩证属热毒蕴结,上热下湿,阻塞肺窍,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利湿散结为主。
 
       拟方: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吴萸10g,补骨脂10g,升麻10g,附子6g,寄生15g,生龙牡各30g,山药10g。按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健脾补气;吴萸、附子温阳;补骨脂、桑寄生补肾;升麻升举中气;生龙牡固摄,止血,安神。
 
       2005年11月17日第2诊,自述疼痛已除,舌红,苔薄,脉细。效不更方,继续服药,巩固治疗。
 
       2007年6月17日第3诊,患者坚持每月服用上方15剂,术后已过5年,CT复查未见复发。
 
       现症见:大便稀,左腹胀痛,劳累后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弱。证属劳倦伤脾,脾虚气滞导致疼痛。治当健脾益气,行气止痛。
 
       拟方:四君子汤加味: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厚朴12g,葛根12g,木香12g,黄芪30g。水煎服,日1剂。并辅以中成药慈丹胶囊。
 
       2009年4月27日4诊,自述服上方效果明显,多服则体力强健,进行轻便的劳动,不减当年,故坚持每月服6剂。
 
       随访病人,至今未见异常。
 
       临床体会:《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必须要直捣黄龙府。孙锡高教授在中医辨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辨病诊断,以补阳还五汤为主,结合清热解毒,破瘀消痰,以毒攻毒,予以积极的抗癌治疗,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取得了临床显著的疗效。

分享到:

关于中华门ABOUT ZHONGDA

南京市中华门中医专家门诊位于南京市应天大街339号,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先后隶属于南京铁路医院、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专家门诊走自身发展的道路,发挥自身优势,彻底走以中医中药治疗肿瘤为主兼顾中医中药治疗疑难杂病为辅的道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直坚持做自己特色,重点开展中医肿瘤科、中医内科。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 医院地址:南京市应天大街339号

  • 固话:025-83248120 025-85573679

    邮编:210000

  • 免费班车班次:南京火车站、高铁南京南站、南京中央门长途汽车站等乘地铁3号线到雨花门站下车,沿应天大街向西600米到雨花村;2、公交 126路、14路、109路、 113路、126路、39路、 86路、 803路、110、116路等到应天大街梅花村对成。

院内即景HOSPITAL SCENERY

南京市中华门中医门诊 版权所有 权限申明
ICP备案号:苏ICP备1905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