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秉严:强调温阳,拓展望诊,时投验方
孙秉严(1922-2005),山东莱阳市人,三世祖传中医,天津著名肿瘤专家。孙氏认为80%癌患者属寒证,即因机体热量不足导致对内外有害因素的抵抗力降低,这是生癌的原因之一;另阳气不足使津液精血的运行缓慢甚至停滞,这样有形的癥瘕积聚就易于形成。故强调用温阳药治癌,所创治癌方常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认为只有用温壮药才能将凝聚成癌的痰饮、瘀血涤荡祛尽,癌症遂平。他还认为肿瘤的病机是“因病致弱”,故主张用大剂峻猛药直祛邪积,自创化毒片(轻粉、雄黄、蜂房、山慈菇、玄明粉)用治多种癌症。但治疗时他又十分注重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主张对下月壮年患者,扶正以补肾为主,以六味地黄丸为基本方;老年患者却补脾为主,以归脾汤为基本方。临证喜用扶正培本,化瘀解毒为大法,多获佳效。
他在长期临证中,常注意收集单验方。如民间常用来抗癌的核桃枝,性微温,却有一定毒性,不宜于长期久服,故以其为药制成1213液,以便于应用。如做汤剂用,多选用比铅笔略粗、皮未老化的树枝,用量30~120g,且渐加量并久服,使这种民间处处能寻得的抗癌佳广为应用。笔者近几年采用孙老之法,取核桃枝治癌,常取得短期内硬肿的包块逐渐软化之效,对良性肿瘤效尤佳。一患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19岁朱姓青年,曾在合肥、上海等多处大医院手术,但旧包块切去,新包块又生,经友介绍至我处,用自拟的八白汤(白芥子、白僵蚕、白茯苓、白术、生白芍、白蒺藜、白花蛇舌草)合消瘰丸,并加核桃枝50g,1个月后未消 有新包块复生,而旧包块亦逐渐软缩,3个月后已能从事家务劳动。
孙老在长期临床中,还总结出三印、两触、一点的诊法。三印乃指指甲印(指甲概况的粉白色印)、舌齿印(又称齿痕,即一些人舌两边出现的牙齿挤擦印)腮齿印(指颊两侧黏膜上被牙齿的痕迹),认为它们与肿瘤的寒热有着较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指甲印小(小于2mm)或有甲印的指数少(正常除小指外其余八指都应有)甚至没有,多为寒性体质。他观察癌症患者多如此。两角即胃脐(上腹部中脘穴及脐左旁一横指出)、触捻双耳部(耳甲艇、耳腔部位之肝脾区),主要用于辨瘀滞,如胃脐压痛(+),则积滞已成,可投活血化瘀;若耳部有结节或增厚,说明肝原子气滞并挟瘀阻。一点乃指如细察癌症患者的皮肤,可见到一些魄斑点(小如米粒,大如蚕豆),随病情发展而增多,孙老的观察方法看似简单,却十分实用。
【医案】李男,46岁,平顺。1967年始感上腹部疼痛,饥饿时明显,李某按“十二指肠溃疡”治1年无效,1969年3月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行“胃切除术”,病理检查为“胃淋巴肉瘤”。同年7月行化疗、放疗。因血液化验,白细胞、血红蛋白均下降明显而停。同时发现有右腮腺及鼻咽部转移,1972年转孙老治疗。
刻诊:消瘦神萎,慢性痛苦面容,头痛纳差,上腹部痛两脉沉细弦紧,舌淡红,舌面有纵横裂纹,苔白腻。
特殊检查:舌齿印、腮齿印(+),十指皆有小甲印,甲色紫红(此为融合甲印,主上热下寒);两耳部结节(+)胃脐压痛十分明显;皮肤小白点数个。诊为寒热瘀滞毒结。治以辛热祛寒,破瘀攻毒,并引火以归元。附子、干姜、熟地黄、槟榔、二丑,小茴香,三棱、莪术、川大黄、玄明粉(冲),桃仁、红花、乌药、升麻,水煎2次。另同服本院自制成药化毒片,每日3~5片;新瘤丸(主要成分轻粉、红粉、斑蝥、蟾酥),每日30~60丸;扶正丸(参茸制剂),每日1~2剂;1213液,每日口服100ml。
服药后大便排出黏冻状及烂肉状物很多。3年后一切不适症状消失,至今15年仍健在。